我的第一个机器人

米家的扫地机器人。

鉴于网上风评一直都不错,而且扫地于我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“脏活”,但一直都“抢:不到,直到最近。

 

没有什么配件,一个充电的dock,一根电缆。

醒来

听着那久盼的歌声,那是最爱的歌声。在大厅宛若风声一般传来,那是个周末的黄昏,黄色的夕阳光照射在书房中,为书架添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。我就坐在那里懒洋洋的放空着,不知道何时,带着笑容入睡在椅子上。

终于还是个应该醒来的梦。

新玩具 小米智能家庭套装

 在不用抢就可以买到的时候就入手这个套装   这个漫画版的说明书不错,小人抢着看,而且看完基本就明白这个套装的用途

同一个APP可以管理小米家族的产品 ,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点。手上有个smartlife的智能灯泡的套装,各种的不爽(连开箱文都懒得写) ,连记录上一次状态也不行,你有没有想象过每一次开灯都要打开一个app去设置一番是什么的感受,估计爱迪生也甘拜下风(那是什么的破玩意啊!!)

小米这个套装值得赞的是其中的多功能网关(下图左边圆形的东东),作为一个LED灯是合格的(发热在可以接受的水平),作为一个门铃也是优秀的(外形讨好)

说不到不足可能是传感器数量太少,在一般的usecase,一个房子就只有一个红外感应很多时候都不够的,门磁装了上门就用不到窗上。而重要的问题是现阶段你是没有途径去买这些传感器,除非是你另外再多买一个套装。

UBER和它带来的

最近有几个新闻,关于uber的

1、Uber 最近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各种法律上的挑战。包括与司机是否雇员关系、是否涉及非法营运

2、Uber 投资自动驾驶车

3、Uber在世界各地受到出租车(司机/公司/工会)的强烈抗议

 

然而在目前的法律下,Uber是否在法律允许下已经不用多讨论。

但科技的进步速度不是法律法规可以追赶的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新生行业的诞生,许多法律法规已成为妨碍发展的高墙。

今天听HKPUG的podcast,他们的观点是科技的前进不是少数人的利益所能阻挠的,解决的“方案”是让现在的出租车公司/政府推出一个类似UBer的应用程序,把目前的出租车服务提升到uber的水平。

这个方案本身听起来很美好,但里面却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坎。

第一个是成本由谁来买单?APP的运营、推广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。钱从何来?我猜大部分还是转介到消费者的身上,最后还弱化了传统出租车的竞争力

第二是这种半政府/传统商业机构的效率难以与互联网企业相比,盈利模式也不尽相同,导致在出租车市场上无法与Uber之类的互联网企业对砍。由于盈利模式、运营效率等差异,互联网企业可以在车资比传统企业更有竞争力,在服务上更多元更优质。

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是政府的责任

在我看来政府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是唯一可行的道路。

譬如:从对车的规管改为对人的规管、对从事营运的驾驶资格的比普通驾驶更为严格;保险公司为该类型客户定制保费更高的险种;鼓励传统企业触网,利用自身的优势(如司机素质)提升服务水平。